跨科際整合的研究趨勢已被視為解決現今環境問題的重點方向。尤其面對日益複雜的環境議題,多方科學皆極力發展其各自領域對環境的關切,然而,當就單一應用科學學門(如自然資源管理、環境教育、野生動物保育及森林等)企圖解釋人類行為與環境的交互關係時,對於這項複雜關係的理解惟恐會有偏頗或障礙。所以,無論從任何單一研究學門涉入,如欲更精確探究個體環境行為之動態,將基礎理論如社會-心理學觀點納入考量是有必要的。因此,本研究乃結合社會、心理與行為研究理論,探討個體選擇環境行為的傾向;並且針對一概念性行為模式進行測試,最終期能發展出一套適用於台灣社會文化的「適切性環境行為模式」。本研究以台北市三所大學的學生為調查對象(236/300=78.7%,有效問卷回收率),並採用課堂隨意取樣方式進行問卷調查;其中設計七項主要變數因子作為測量依據,包括:人口變數、社會信念、個人特質、自我意識的行動障礙(含內、外在)、環境態度、自我意識的行動效能,以及適切環境行為。研究結果發現,在五項不同類別的環境行為當中(包括:資源回收與廢棄物處理、能源與水資源保護、交通與空氣污染改善、自然資源管理、社會和政治行為),能源與水資源保護之相關行為在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採行最為適切;反之,社會和政治行為表現最為薄弱。並且,此一社會-心理-行為模式對環境行為的總解釋量高達61%;這也說明,行為模式中所含的變數因子,對於環境行為具有顯著的預測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