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化教學乃因應自閉症光譜障礙者視覺思考方式與優位學習而生的教學法。為瞭解此教學法在我國特殊教育研究上應用成效及實證本位實務水準,本研究採後設分析法,從「全國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華藝線上圖書館」二個線上資料庫,以「結構化教學」、「TEACCH」,「視覺提示策略」三個關鍵字,收集後發現各計14篇及89篇研究,合計103篇;再以單一個案研究設計,自閉症光譜障礙症學生為受試對象,經過標題和摘要審視後,「華藝線上圖書館」資料庫符合者一篇,「全國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符合者七篇,共計八篇。經分析此八篇十九位個案研究結果之加權平均Tau-U效果量,對可能影響效果量之研究特徵變項,進行次群體效果量差異顯著性考驗,結果如下:一、效果量部分,達大效果量者有十五個,占了78.95%。固定效果模式與隨機效果模式之加權平均效果量相同,均為.81,屬於「中」效果量。二、結構化教學介入會因應用的對象階段、介入主題與時間、教學要素不同而有成效上的差異,應用於自閉症學生各教育階段、認知/技能與行為上均有中大效果且介入時間越多效果越大。三、目前尚未有足夠之證據支持此四個調節變項對結構化教學介入成效具有調節作用。四、此教學法應用於自閉症之單一個案研究近20年間只有八篇,研究篇數較缺乏;另介入主題以提升認知技能者居多(73.68%),介入時間多為12週(2-3小時/週)且完整使用五個結構化教學要素者較少(僅二篇),多數研究者採視覺提示策略或教材方式介入。最後本研究對此教學法的後續研究設計與應用提出相關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