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刑事法評論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不只是共犯:購買偽造的居民身份證行為入罪之檢討
作者 李婕
中文摘要
在《刑法修正案(九)》增設買賣居民身份證件罪之前,法院普遍處罰“購買偽造的居民身份證行為”,這類行為主要包括常業中介型、其他犯罪預備型、生活自用型三種類型。司法解釋對購買型對向行為持入罪態度,但共犯理論僅是入罪理由之一。關於買賣型對向犯處罰範圍的理論,日本刑法理論先後提出了立法者意思說、實質說、可罰的規範目的說、必要參與行為說等觀點,諸說各有利弊。德國刑法理論提出向心犯理論、功能性雙重角色理論、正犯“質”的不法理論等觀點,認為購買型片面對向行為,只有當其具有與出售行為同樣的“危險源效應”,實現對法益侵害的“增幅不法”時,才構成偽造出售行為的共犯,單純的參與行為、邊際角色的行為尚未達到刑事處罰的不法程度。根據這一理論,常業中介型買賣身份證件的行為應作為偽造居民身份證件罪的共犯處罰。買賣身份證件罪中的身份證件應擴大解釋為“偽造的身份證件”,買賣身份證件罪中的“購買行為”應限縮解釋為以非法使用目的或販賣目的而購買的行為,購買偽造的居民身份證供生活自用的行為應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處罰。行為人購買偽造的居民身份證並使用的行為應以買賣居民身份證罪從重處罰。
起訖頁 212-229
關鍵詞 購買偽造的居民身份證片面對向犯危險源效應增幅不法
刊名 刑事法評論  
期數 201912 (42期)
出版單位 北京大學法學院
該期刊-上一篇 共同犯罪的歸責原則
該期刊-下一篇 結果加重犯的共同犯罪研究:以危險性本質說為基底的展開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