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文化研究年會主題《公共性危機》,「會議緣起」以「公,背私也」破題陳述大會宗旨。順著這麼個簡單的二元背反邏輯,不意外文案中出現簡單的公私對立說法,例如:「私有化」(排除公共性)以「隱私」之名,拒絕展開公共的政治性思考與行動策略」。「背私謂之公」、「公私相背」之說典出《韓非子‧五蠹》。直接的段落背景是法家排拒以文亂法的儒者、以武犯禁的遊俠。前批儒者「兼舉匹夫之行,而求致社稷之福,必不幾矣」,後批養遊俠私劍「廢敬上畏法之民」。韓非託古引伸此說的教訓:「古者蒼頡之作書也,自環者謂之私,背私謂之公,公私之相背也,乃蒼頡固以知之矣」。《說文解字》引用此解:「公,平分也。从八从厶。八猶背也。韓非曰:背厶為公」。是平分?是背私?倉頡造「公」字的教訓意義是否就此歸於韓非一家之私說?且留諸公論。我關心的是這個典故能夠為我們《公共性危機》的主題開啟些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