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史穗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十九世紀末膠州灣與德國海軍主義的發展
作者 石淳豪
中文摘要
十九世紀末期,德國在歷經了統一與資本主義的急速發展之後,加入了與列強瓜分世界的行列,不同於俾斯麥以往現實穩健的「大陸政策」(continental policy)作風,年輕的新皇帝威廉二世希望崛起中的德國能在世界霸權中佔有一席之地,故而高唱「世界政策」(Weltpolitik, world policy)。而1897年(光緒二十三年)底出兵侵占山東膠州灣更是德國進入帝國主義全盛時期的一個重要標誌。 透過曹州教案後「保護教權」的要求,使得德國不僅有藉口出兵中國,並且還能獲得其國會大黨,天主教中央黨於日後對《海軍擴建法案》及租借地建設經費的支持。在強劃租借地之後,德國不僅在實質上獲得優良軍港、煤鐵及經貿的利益,也進一步激起了德國民眾對殖民主義的狂熱。在此背景下,德國遂於十年間(1898-1908),密集通過四個《海軍擴建法案》;二十年間(1897-1914),在海軍部長蒂爾皮茨(Admiral Alfred von Tirpitz, 1849-1930) 的籌劃下,德國海軍成為當時世界上僅次於英國的第二大艦隊。 膠州灣租借地也是德國唯一由帝國海軍部管轄的「殖民地」,作為在海軍部領導下的一個「模範殖民地」(model colony),其成功的建設,可以說為擴建海軍提供了重要的依據。而德國為有效擷取資源與展現其殖民能力的積極經營態度,也加速了膠州灣租借地的現代化。對德國而言,佔據膠州灣與其世界政策相輔相成,尤其是在貫徹海軍主義方面,更是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起訖頁 20-55
關鍵詞 膠州灣威廉二世海軍主義模範殖民地海軍部海軍擴建法案蒂爾皮茨
刊名 史穗  
期數 200703 (1期)
出版單位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
該期刊-上一篇 先秦儒家的兵事思想淺談
該期刊-下一篇 試析盛宣懷推行東南互保之因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