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與「學生」之間到底有著什麼樣的關係?乍看之下,是這麼樣的息息相關且理所當然;但仔細探索,卻又夾雜著許多耐人尋味的愛恨情愁。對某些學生來說,學校的確幫助其順利的成長且給予教化,使其成為一個具有能力的社會人;但對某些學生而言,學校是吝於給予生活空間的惡夢,是不願再提起的痛苦烙印,這樣的惡夢及烙印,甚至使其失去自尊—人類最基本的需求。同樣是學生,為什麼會有截然不同的命運?當然這牽涉到許多錯綜複雜的因素,例如學生本身、學生家庭、學校及社會因素……等,而〈愛上學的孩子不會變壞?論學校因素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之關係〉一文試圖就學校因素來剖析這樣的曖昧關係,從研究結果得知學校的微環境比大環境更容易影響青少年偏差行為,亦即「教師的排斥」及「學業的失敗」容易導致學生的偏差行為,筆者認為這兩種因素是互為因果的,教師是掌握及分配社會資源的重要角色,也是傳遞主流文化(即教育目標)的橋樑,當某些學生無法符應主流文化的學校生活時(學業的失敗),容易遭受教師的排斥,漸漸的,這些學生成為教室中的客人;也可能在教師的排斥下,學生漸漸產生負面的自我預言,進而導致偏差行為,至此可預見清楚的惡性循環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