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各種生物賴以生存之根本,當土地私有化之後就涉及複雜經濟因素之介入。林獻堂是臺灣日治時期的大地主,其推動臺灣民族運動、社會救濟與文化啟蒙等所有經費,絕大多數來自於佃租。獻堂的田產經營保守穩健,常以儒紳的角色處理業佃關係,體恤佃農的勞苦,不輕易起佃換耕,遇災減租,關心米價並訴諸抗議行動。在1920年代以後臺灣農民運動崛起,獻堂以開明作風,組織坑口農事自治村,建立傳統與現代作風融合的業佃關係,以德行為中心思想的經濟活動經營,在平衡個人財富與佃農生活的人文思考領域上,實踐個人入世的社會服務觀與生命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