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我與傅大為(向清華大學借調二年)在高雄一個以醫學為主要發展的大學,苦心經營新興的學術機構:性別研究所。直到去年暑假我們所的建制才趨近完成,聘到三位教學和研究都非常優秀的老師(陳美華和林津如二位是社會學/性別研究背景,王秀雲是醫學科學史和婦女史背景)。我們一直在關心幾個議題。其中之一就是要如何在逐漸縮小的學生市場中,突顯我們所的研究、教學、未來發展的特色,爭取到優秀的學生來加入。招生與教學策略與我要在此討論的「學生的出路」有關。其中之二,就是如何讓性別研究被社會大眾看到。這個看到是指,讓社會大眾能夠認識到「性別研究」的知識和能力是需要有系統的訓練。目前政策單位完全「看不見」性別研究,通常只看到「婦女團體、社工專家、醫師或律師等」這類的專業者或婦女代表。這與我要討論的「看見社會學(和性別研究)」有關係。作為雞婆的社會學者,我要把我在性別研究領域的思考和經驗拿出來與社會學界的明友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