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ey 於1971年提出父母與子女間互動關係理論架構,精神動力學派 Klein、Fairbairn、 Winnicott、Machlor及Kohot等人的客體關係理論強調母子關係對於個人心理發展具有相當的重要性。Bowlby(1977)曾指出早年親子間的教養態度及互動方式,對於個體性格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而這些性格又是影響個體未來處理事務及因應壓力的主要因素,因此雙親的教養態度不但影響個體幼年時性格的發展,更會延續至個體成熟後的行事準則。孩童時期之社會經驗,特 別是父母的養育及互動關係,是子女曰後人格及心理健康的重要決定因素,亦有許多研究證實雙親教養與精神病理的關係。國內有關父母教養方式與子女的行為的實徵研究結果亦指出,關懷接納的教養態度有利於子女的自我概念與自我肯定,並且可助於子女的生活適應;反之,拒絕、嚴格、過分權威的管教方式,則會造成子女生活適應、獨力性及創造能力的下良影響,甚而發生偏差行為。事實上,家庭及個人發展之間存有一種牢不可破的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