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類的病,有人稱之為傳播性海綿樣腦症,曾經在人類身上發生過三次流行,也讓研究它的學者,先後抱走兩座諾貝爾獎。近百年來,對傳播性海綿樣腦症的研究,大致上可以分成三個時期:從二十世紀初期對羊搔癢症(scrapie) 的研究,到中葉時Gajdusek 對kuru 症的觀察及實驗,這一段時期是以確立慢性病毒感染的學說為其主要的成就。一直到1982 年,Prusiner純化出致病的蛋白質,並提出了prion 的理論,從此疾病的研究進入了另一個新紀元。由於Prusiner 以及相關學者的努力,讓我們了解了PrP的蛋白質及基因結構,也證實了PrPsc 與疾病的相關性。然而,對正常PrPc 的功能及PrPsc 何以致病,則一直沒有答案。Weissmann 及Büeler為了挑戰Prion 的理論,在1992 年做出了一種剔除了Prnp 基因的小鼠,可以說是研究史上的另一個轉捩點;他們實驗的結果,雖未能推翻prion的假說,但其技術卻造成很大的影響,讓我們有機會一窺正常的PrPc 在動物體內的一些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