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是一種相當普遍的慢性神經系統疾病,在世界各人種不管男女老少皆有可能發病,年發生率大約為每10萬人口50人左右,在發展中國家的發生率可能更高,而累積發生率大約為5%。有關癲癇的記載,在西元前2500 年左右,中國的「皇帝素問」即有記載。在西方醫學始祖西波克拉底(西元前466-377)也主張癲癇的根源在於腦部,雖然在這麼早就有記載,但對此病從神聖的病到鬼魂附身論,一直都沒有好好地作科學的研究;在治療方面從19 世紀開始,西方國家即開始使用溴化物來治療癲癇,到20世紀初才有phenobarbital的發現,隨後陸陸續續也有幾種的抗癲癇藥物合成,但對於治療癲癇的效果並不滿意,上世紀90年代之後陸陸續續的新一代抗癲癇藥物的上市,使得抗癲癇的效果達到另一境界,然而新藥物的效果較好,價錢卻也是非常昂貴,使得世界各國的衛生決策單位,開始對於抗癲癇藥物作藥物經濟學的分析。從統計的資料中得知,自92年至97年,在世界各地,治療癲癇的成本成長220%,有許多的學者開始懷疑,這些藥效是否值得花這些價錢,醫療照顧的提供者應如何花費有限的醫療資源,花費在誰身上,使用何種的抗癲癇藥物,藥物經濟學的分析變得很重要,經濟學上的評估可使得有限的醫療資源用在改善最大的健康。至今對於抗癲癇藥物的藥物經濟成分分析研究並不多,有幾篇研究是關於治療疾病的成本及成本最低分析,本文的目的試圖回顧 這些文章,將抗癲癇藥物的藥物經濟分析告知讀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