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台灣醫學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佩洛尼氏病
作者 劉詩彬
中文摘要
雖然早在西元1561年就有人描述過類似的臨床發現,但直至18世紀法國外科醫師Froncois Gigot de La Peyronie才相當有系統地報告出所謂的佩洛尼氏病。這種後天性病症困擾著不少的中、老年男性。疾病發生時由於陰莖海綿體白膜 在發炎後發生纖維化病變而在局部地區產生硬塊或硬片(lump or plaque ),進而造成勃起時陰莖的彎曲(penile curvature )、疼痛甚至導致陰莖變形和勃起功能障礙(erectile dysfunction )。目前臺灣地區佩洛尼氏病的發生率並不清 楚。西方國家方面的調查發現其發生率約在0.4% 至3.2%之間。該疾病好發於45至65歲之際,其病因咸認與陰莖受傷如性交時折曲、陰莖受到撞擊等有關。在陰莖受傷後的恢復過程中,如果結痴組織中collagen的產生與組織發生偏差,於陰莖海綿體白膜的局部地區產生了過多僵硬而無彈性的結痂組織,便會因此形成硬塊或硬片拉彎陰曲。一些會發生結締組織異常的毛病如Dupuytren's contracture 或 Ledderhose's disease,病患發生佩洛尼氏病的機率也相當的高。佩洛尼氏病發病初期疼痛感較明顯,接著經過約12至18 個月,疾病才會穩定,此時疼痛感降低,陰莖彎曲或變形則變得較明顯。佩洛尼氏病發病後,約 有15%的病人會自己改善、40%的病人會越發嚴重、其他病人則維持不變。
起訖頁 647-650
關鍵詞 佩洛尼氏病泌尿陰莖Dupuytren's contracturefibrous plaquepenile curvature erectile dysfunction
刊名 台灣醫學  
期數 200307 (7:4期)
出版單位 臺灣醫學會
該期刊-上一篇 藥物經濟學(四):癲癇內科治療的評估
該期刊-下一篇 A型免疫球蛋白腎病變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