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0年代初期,美國的公共衛生服務大多偏重預防性工作,與醫療服務之間有著相當明顯的分界,並常熱烈討論為何民眾在收費低廉甚至免費的條件下,對於疾病的預防、早期發覺疾病的篩檢計劃,卻呈現出反應極為冷淡的現象。由於當時從事健康問題研究的行為科學學者甚少,致使與健康行為有關的的研究資料極為缺乏。於是數位參與預防性健康計劃的社會心理學家Hochbaum、Leventhal、Kegeles 與 Rosenstock 等人,有感於上述問題的嚴重性,應用Lewin 場域理論(field theory)的概念,整合彼此的研究結果,建構適合用於解釋民眾預防性健康行為的理論模式-健康信念模式。Glanz等認為與 健康行為有關之理論模式可概分為:個人、人與人之間、社區與團體之間三種有關健康行為等面向。Gocliman則認為影響健康行為之因素應涵蓋:個人認知、特質、生活型態,家庭狀況、社會結構、社會網絡、社會支持,社會角色(如疾病角色、性別角色),機構與文化等因素。而健康信念模式則是經由個人認知的角度觀察其信念與行為,以描述關於個人之健康行為及其影響因素。健康信念模式發展之初是為了用來解釋及預測人們參與預防及疾病篩檢計畫等健康行為之影響因素,而後又修訂用以探討民眾之疾病行為、病人角色行為、以及關於慢性病行為等健康行為,再演變成為現在的健康信念模式。健康信念模式自70代發展,從最初應用於解釋預防性健康行為,現已廣被醫療專業、衛生 教育人員、大眾傳播...等專業應用於解釋、預測人們信念及其與健康相關行為間的關係。但較少學者探討影響健康信念模式之概念形成過程與評值。本文則是針對1974年Becker等人修訂後的健康信念模式(圖一、二)來闡述影響形成健 康信念模式之相關概念、模式基礎概念與主張等,並舉例說明社區護理人員如何應用健康信念模式於社區護理實務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