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公元1544年葡萄牙人航行中遙見台灣驚嘆為「美麗島(Ilha Formosa)」,唯當時移居來台的漢人,卻因為水土不服,稱之為「瘴癘之地」。1624年荷蘭人佔領台灣南部,1626年西班牙人佔領台灣北部直到1624年為荷蘭人所逐,1662年荷蘭人為鄭成功所逐,這段時間雖有荷蘭人醫師來台,但只對荷蘭官吏及商人行醫,西洋醫學對台灣並無任何影響。台灣接觸西洋近代醫學始於十九世紀來台宣教之傳教士,常時台灣衛生狀況極差,傳染病盛行。傳道士以醫療傳道為主,僅有少數人得為徒弟傳授醫術,因沒有官方支持,公共衛生狀況無法大幅改善。公元1895年,根據馬關條約,清廷割讓台灣給日本統治,但台灣住民頑強抵抗,日本軍隊為平定台灣,戰死者有164人,相對的患病住院的有26,994人,病死者4,622人;可見當時佔領台灣的日軍及官民遭遇風土性惡疾的威脅之窘 迫,全島衛生狀況惡劣,居民欠缺衛生教育,近代化醫療設施及人員都非常的缺乏。1895年6月日軍設立大日本台灣病院(後改稱台北醫院),由陸軍省軍醫部管轄,次年在各地開設14所醫院及2所診療所,聘請日人醫師,實施公醫制度。1897年在台北醫院設立土人醫師養成所(醫學講習所)開始培育台灣人醫師。 1899年設立台灣總督府醫學校,1902年有了第一屆畢業生(3)人。公元1902年醫學校校長高木友枝為促進在台醫療人員相互連繫,廣傳醫學新知尤其是熱帶醫學及交換醫療心得,成立台灣醫學會,並發行台灣醫學雜誌(台灣醫誌),奠定至今100年光輝的歷史。台灣醫誌刊出的論文含蓋的範圍及內容,具有台灣本土特色並代表台灣近代醫學的發展里程。回顧台灣醫誌發展史,可瞭解台灣社會、衛生、經濟、政治、戰爭等因素與學術研究及醫療水準的互動關係,分析本誌之變遷及特色亦對今後的發展有所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