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臺大歷史學報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英國濟貧法的演變(1601-1834)
作者 張秀蓉
中文摘要
1807年人口論(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一書的作者Thomas Malthus在致Samuel Whitebread信中曾說:『窮人絕不可能從社會中消失』;在我們所熟悉的國家中,已充分證明窮人從未在任何一個國家消失過,在未來也不會消失。事實上這等於宣告,這是無法解決的困難之一,這樣的困難是人類要不斷地接受考驗的一種命運,而這種困難,如沒有一種完美的德行是絕對無法克服的,也因為這種困境使得有識之士及具有道德情操者,永遠不停地提出改善之道 。的確,古今中外任何社會總有一群窮人。因為窮人是引起社會不安的重要因素,因此社會領導者必須想出辦法解決窮人的問題。各個社會所用的方法,因時代與社會之不同而不同。在20世紀,資本主義國家通常將解決窮人問題納入社會福利政策之中。英國是實行社會福利政策的先進國家之一,它在解決窮人問題方面,尤其有悠久的歷史。本文目的是從社會經濟改變的角度探來討英國社會福利政策的前身--濟貧法(Poor Law)之發展。英國的濟貧法,有所謂舊濟貧法(The Old Poor Law)與新濟貧法(The New Poor Law)。其分界點即1834年頒佈的修正法令。所以更確定地說,本文是在研究舊濟貧法的發展以及走向新濟貧法之頒佈過程。1834年開始屬於新濟貧法時期,以後在政策的原則上沒有大的改變,直到20世紀初社會福利政策推行,才算進入另一階段。本文研究範圍,為方便起見限於英格蘭與威爾斯地區。文中所指的窮人,是需要他人或特殊機構幫助維生之人。
起訖頁 95-163
刊名 臺大歷史學報  
期數 198608 (12-13期)
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該期刊-上一篇 袁樞與通鑑紀事本末
該期刊-下一篇 美國史學家對傑克遜民主的解釋之演變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