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臺大歷史學報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市易法述
作者 梁庚堯
中文摘要
王安石的新法,規模宏大,目標高遠,而實以理財為中心。新法中青苗、免役、市易諸法,近世學者多強調其社會政策的意義,具有摧抑兼併的功效,然而究其實際,這幾項新法的目標,是以社會政策而兼收財政政策的效果,將利權自富家的手中收之於政府,以增加政府的收入,政府收入既增,一方面可以用之於均濟貧弱,一方面也可以解決政府財政的困難。由於新法具有財政政策的特色,所以在施行的過程中,便不免以財政的考慮為先,使得實行的結果與原初立法的理想頗有差距,利權雖已收歸國家,而貧弱則未見均濟,民生反而遭受困擾。劉誼論這幾項新法說:「皆良法也。行之數年,天下訟之,法弊而民病,色色有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以下簡稱畏編,卷三二四元豐五年〔一〇八二〕三月乙酉條);楊時也有相同的意見:「其施設之意厚矣,然未十有年間,羨餘之息,充溢府庫,而民反有受其弊者」(楊時龜山集卷十五策問),他們的批評,均非無的放矢。市易法的施行,便是這種情況的具體例證。本文的目的在於,第一,重建有關市易法的史實,包括其形成、頒布與施行的過程,及其演變為南宋時期各地城市普遍設置的公營當鋪之經過;第二,以此一史實為基礎,申明市易法立法原意與施行實況的距離,實證市易法的施行,表現為財政政策而非社會政策。
起訖頁 171-242
刊名 臺大歷史學報  
期數 198412 (10-11期)
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該期刊-上一篇 宋代以絲織品作為賦稅的收入與支出情形
該期刊-下一篇 明成祖政治權力中心北移的研究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