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活躍於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美國人費諾羅沙(Ernest Francisco Fenollosa, 1853-1908,又譯為芬諾洛薩),在東西美術交流史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他於西潮風行的明治時代(1868-1912),受聘至東京帝國大學教授哲學及經濟學;不過,至日本之後,卻對東亞的美術產生極大的興趣。費氏晚年著作Epochs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Art一書,對東亞及西方世界皆有相當重要的影響。今日,無論是探討西方思維方式如何開始影響東亞學者的美術史研究,或是探索二十世紀前後,西方世界如何看待東亞美術作品,都不可忽略費諾羅沙的著作。現今學界有關費諾羅沙與美術的研究,多偏重於美學理念的探討;筆者則企圖採不同的切入點,著重分析費氏所處時代得見的畫作與其立論之關係。本文探究費諾羅沙著作中對於文人畫的見解,究竟主要是針對理論層次,或是畫作視覺意象呈現的方式?若是後者,費氏批評的對象是哪些具體的畫作?他對某些畫風的意見或偏見,是基於西洋的眼光,或是所謂日本的眼光?費氏對於文人畫的見解,對於日本及西方各有什麼影響?這些議題,不僅關乎費諾羅沙,亦有助於我們進一步瞭解二十世紀前後的美術史觀,以及中日美術交流史中不同的鑑賞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