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論述契約、訊息及賦稅假說的文獻多認為成長機會是造成企業政策差異的主要因素之一,據此,本研究旨在探討企業成長機會之於其長、短期融資政策及現金、股票股利政策的影響,除援引民國80-91年間台灣上市公司之多期混合資料與縱橫資料,並利用因素分析法萃取成長機會的代理變數,續以聯立方程組模型補正企業融資及股利政策間於實務操作上或實證資料上均非相互獨立之內生交互影響關係。實證結果揭示,成長機會愈多的企業其長期或短期負債比均愈低,符合契約假說與累進稅率假說。其次,成長機會對現金股利率與股票股利率皆具顯著負向影響,此揭示台灣投資人一般均預期股票股利具有填權效應,抑或並不充分瞭解股票股利實具稀釋效果,致使現金與股票股利之差異模糊化。再者,長期負債比、短期負債比、現金股利率與股票股利率等比率顯著聯立交互負向影響,易言之,企業之融資比率(股利率)高則股利率(融資比率)低,長期(短期)負債比高則短期(長期)負債比低,現金(股票)股利率高則股票(現金)股利率低,故台灣的企業主多謹慎平衡其長、短期負債比,甚且視現金與股票股利具替代性,支持研究推論,更確立聯立方程組模型有裨於正確反映成長機會之於融資與股利政策的真實影響,進而釐清融資與股利政策的內生交互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