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販,已經成為台灣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份,也是台灣人文地景的重要特色。而台灣既有的攤販研究是將攤販視為「社會問題」或「社會安全瓣」(social security valve)的結構面向切入,來探討攤販現象。從社會問題面向切入的研究與規劃報告,多半預設了「攤販是都市之瘤」的立場,以社會失序的角度來分析攤販的成因,以求消弭與解決攤販的問題;從社會安全瓣的面向切入來探討攤販者,則偏重討論國家政策與攤販間的關係,攤販的存在被目的論地視為國家有意放縱的結果,用以緩衝社會衝突,替代國家社會救濟的責任。 本文試圖從不同歷史階段的攤販政策以及攤販的分化過程,來探討攤販與台灣整體經濟活動間的關連。現階段所存在不同類型的攤販,顯示目前攤販與台灣整體社經結構的關係已經改變。攤販不再只是單純的「邊陲人口」或「產業後備用」,八○年代以後持續增加的攤販自僱人口,其實是一種勞動者脫離勞動體制而自行創業的形式。一方面,專業攤販變成目前低教育、中老年以及已婚婦女,用以獲取經營自主與增加所得的一種就業、轉業管道;另一方面,兼業的攤販工作,除了是勞動者增加收入的來源外,也是台灣各式製造業的小工廠老板用來清銷存貨、積累資金的一種維持經營的方式。所以,攤販的存在不僅是台灣的社會安全網絡,也同時是社會流動的管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