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為漢樂府體例之一,較早作為宗廟祭祀、記述功德之用,亦有部份為感懷個人身世,中唐「新樂府」運動以後,並逐漸與「諷諭」連結。演變過程中,不但逐漸喪失其音樂性,文學表現亦由早期廟堂歌功頌德逐漸擴大至個人身世感懷與社會諷諭。 蘇軾現存2700餘首詩作中以「嘆」為匍者僅三首,分別支神宗熙寧五年(1072年)〈吳中田婦嘆〉、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鶴嘆〉及哲宗紹聖二年(1095年)〈荔枝嘆〉。三首〈嘆〉詩非但批判風格強烈,且諷諭主體、對象、情緒、問題各有不同,下自為黎民百姓表達深切同情、對個人身世遭遇感懷,上至對君主大臣痛斥批評表示不滿。 創作技巧上,三首〈嘆〉詩從句帏、修辭、章法、議論、才學方面方析,可午現蘇軾「以文為詩」的特色。 「烏臺詩案」後蘇軾人生態度轉趨低調,動輒得咎的政治現實迫使蘇軾往往以「戲作」等方帏粉飾內心不滿及哀痛,現存詩歌作品直接以「嘆」為名者僅有三首,更顯彌足珍貴,值得加以探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