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21年的關鍵10年間,臺灣新創生態系從荒漠般的環境,逐步破土萌芽,新創也在國際舞台嶄露頭角。《從荒漠到雨林:新創之島的關鍵10年》一書,完整爬梳相關政策、文獻,更深度訪談22位新創生態系推手,剖析觀點,回顧臺灣新創生態系從無到有的關鍵變革,展望未來的機會與挑戰。 本書指出,2010年代初期由關鍵行動者引入新創制度和觀念,驅動臺灣新創社群的萌芽。而媒介資源、陪伴新創成長的「中介機構」,更與政府、企業、支持性組織等相互協力,發展出緊密的社群關係。從政策面分析,2014年開始,政府不僅提出多項產業政策、改善法規環境,更轉型為媒合與引導角色,吸引資金共同投資新創,或推動創業聚落等。此外,早期投資資金量能也走出低谷,來源更加多元。如何吸引更多國際關注,並使各階段投資者相互銜接分工,成為新挑戰。 若由企業與新創視角探討,臺灣企業近年透過企業加速器、企業創投等,積極尋求與新創合作,引入外部創新能量。與此同時,許多指標性臺灣新創已進入國際拓展期的重要階段,在「軟體服務」、「軟硬整合」等領域,找出適合自身的國際化道路,卻也持續面臨海外市場落地與適應當地文化等課題。 展望未來,臺灣已出現「新創再循環」現象,標誌生態系逐漸迭代演化。然而,仍需驅動全方位轉變,才能脫胎換骨,鑲嵌入國際體系。正值全球市場洗牌重塑,技術創新全面爆發之際,臺灣是否已準備好抓緊轉型契機,成為名副其實的新創之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