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二十世紀以來的戲曲研究,曾永義先生是一位絕對不能忽略的學者。如今已年屆八十歲的曾先生可能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對於當代戲曲研究而言,他個人的學術貢獻如此之大,人格魅力如此奪目,以至海內外學人對他無比尊敬。當代人評價當代學者向來不是學術研究的最佳視角,不可能全然準確,也可能失之毫釐謬以千里,且很容易留給後人蓋棺論定的質疑。然學術之進步與發展又往往需要即時批評的效力,其可能裹挾著更豐富的文化敏感,更容易觸碰到學術之「個中」,也便於及時反思、修正與論辯,能夠眾聲喧嘩當然更好。就我個人而言,這種當代視角的選擇,得自曾先生《戲曲演進史》的完成與出版,有幸寫序其實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學習機緣。作為戲曲研究的晚輩和同一領域切磋多年的「同行」,我是曾先生學術思想的受益者,而緣於日常生活中「忘年交」的身分,也有知人論學的言說訴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