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種特殊的孝行方式,「母有念輒心動亟歸」是門人張詡對陳白沙孝行的其中一種描述。這一描述基本符合白沙對孝的看法,行孝的關鍵在於涵養心體,克盡私欲,如此才能做到知行合一,實現聖人之道。由於這一描述可能受到佛教的影響,過於強調心體的神通作用,白沙門人內部對這一說法心存疑慮。陽明後學注意到「母有念輒心動亟歸」的描述與心體克治的成聖工夫的緊密關聯,他們認為儒者的心體神通並非自然具有,需要經歷工夫的洗練才能達到感應的效驗。總的來看,「母有念輒心動亟歸」的孝行並不是發生在白沙個人身上的特殊的經歷,與心靈感應相關的經驗闡釋在某種程度上能成為明代篤信心學儒者的共感並引發共鳴,包含了心學一系的儒者希望通過孝教導士人重視對心體的克治工夫和修身成聖的期待。職是之故,白沙「母有念輒心動亟歸」的實踐在明代中後期成為一種被普遍認可的孝行典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