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恕之道一般被詮釋為「推己及人」,有人認為這不可避免地出現兩個困境。其一,我與他人有著不同的認識和需求,推己及人如何可能?其二,即使我和他人在某件事情上達成共識,但無法保證這種共識的正當性。在曾子思想中,「忠恕」注重自我造就君子人格,從而以榜樣的力量引領他人走向道德。通過強制手段脅迫人,有悖於儒家「為仁由己」的追求。自己不能做到盡善盡美的事情,就不應該批評別人做得不好。但是,這並不表示自己做不到的一切事情,都應該要求別人不去做,共同放棄責任,相互走向墮落。合乎人心的倫理道德,不會因為某個人的缺失,就會消失掉。這個人無法作為道德模範,還有其他人可以為人們指引。信守孝悌忠信仁義等倫理要目是人之為人的基本道德要求,儒家希望每個人都能推行孝悌忠信仁義之心於社會倫理關係中的他人,完成人之為人的道德義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