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梳文學史的脈絡,台灣作家開始接觸駐地創作制度可追溯至1967年的愛荷華國際寫作計畫(IWP)。所謂「駐地作家」在實務運作上隨著目的不同,存在著各種不同的形態,包含在2000年代開始蔚為風潮、以教學為主要任務的「駐校作家」,以及在2010年代逐漸常態化的各作家駐地計畫等。本文將「駐地創作」界義為「創作者有計畫地於固定空間進行創作,且生產之作品在內容或發想過程上,與駐地經驗有所關聯」;而在梳理「群島思維」的實踐可能並釐清「駐地制度」與其相關名詞之後,本文選介若干與台灣文學場域相關的國內外重要作家駐地計畫,以實際文本佐證「駐地制度」如何影響台灣文學的生產。除此,本文進一步聚焦吳晟1980年在IWP完成的「愛荷華家書」、陳少2015年因台灣詩人流浪計畫而在薩摩亞與萬那杜完成的《只剩下海可以相信》,以及崔舜華2019年在美國佛蒙特駐村期間完成的〈在伏莽地〉。透過計畫與作品的比較,本文以「群島思維」探尋駐地作家制度與台灣文學生產的關係,進而為國內的「作家駐地」尋找體制化的方向與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