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宋江陣起源於中國,但文化大革命時期中國的宗教自由受到限制,任何跟宗教有關之事物都被認為是舊思想、舊習慣、舊文化與舊風俗應予以破除,宋江陣團體也因此被迫解散,臺灣成為保留其陣型與操演最完整的地方,臺灣的宋江陣在明清時期屬農閒時期農村子弟的身體活動,具有強身健體、團結村民、保衛家園、抵禦外辱之目的性,是最具武術特色的活動,後隨時代變遷,逐漸與地方民間信仰結合,成為神明出巡的前導活動,扮演地方酬神娛人之角色,也因此臺灣宋江陣具有體育、軍事與宗教等特質;隨著時代潮流,政府對本土文化益發重視,屢在各大地方廟會及活動出現的宋江陣在2002年被交通部觀光局指定為「臺灣地區十二大型地方節慶活動」之一,國民教育司於「挑戰2008年:國家發展重點計畫」之「深化中小學藝術與美學教育內涵與效果一人一樂器、一校一樂團」六年計劃中,也催生校園宋江陣社團的發展,2009年文建會更將宋江陣列入國定文化資產;而談到民間單位對宋江陣推廣之要角,莫不以精通武術、宋江陣、白鶴陣的何國昭備受推崇,何國昭出生醫師世家,自幼學習武術,更在因緣際會之下開始接觸宋江陣,開啟他教授、發展與研究宋江陣之緣,迄今已逾72年,坊間各大報章媒體對何國昭之事蹟有許多報導與紀錄,對何國昭的論述亦有黃名宏所撰寫<建興武館-何國昭>、蔡俊宜、陳耀宏的<臺灣宋江陣國寶--何國昭>、王美霞出版《愛在陣頭:那些藝師.這些事》一書其中一章<以夢為鶴,舞青巾-何國昭>等,都以專文記錄下何國昭在武陣上傲人的成就,本文將以上述文獻史料為基礎,對何國昭本人、長期研究宋江陣並跟隨何國昭指導宋江陣之黃名宏與第二代建興武館之弟子方維豪進行訪談,以獲得口述史料,後將上述文獻史料分析與詮釋,藉以呈現何國昭之生平並論述其在武術與宋江陣發展之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