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文化研究季刊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斜/諧議台灣電影史:豬哥亮的喜劇研究
並列篇名
The Genealogy of Comedian in Taiwan: Ti Ko-liōng, from the Club Show to the Screen
作者 呂俊葳
中文摘要
在華語電影或台灣電影的脈絡裡,喜劇總是被視作不入流或者難登大雅之堂的類型。不僅如此,於其中參演的演員,似乎又往往因諧星的形象遭到忽視。然而,我們無可否認這些喜劇演員確實有他們自身的過人之處,並且在電影史中貢獻喜劇藝術的成就甚或產生特定的文化功能。於是,本研究的問題意識是重回電影史裡的喜劇類型,為何不被重視?甚或,在傳承系譜上形成斷裂?事實上,揆諸民國電影史乃至於台語片時期,華語電影似乎本來有一個所謂的喜劇傳統。但是,電影史卻未置一詞,這可能是甚麼樣的因素導致?又是在何種脈絡下所產生? 為解決這個電影史上的懸念,在這個初探性研究中,我們選擇以豬哥亮(1946-2017)為研究個案。他豐富多樣的演藝人生,留下許多記錄資料,諸如唱片、電影、廣告、電視節目以及為數頗豐的報章報導、訪談資料。這些是我們第一手可以觀察到的流行文化產品,藉此我們得以捕捉豬哥亮的生命歷程、基本圖像。從歌廳秀到大銀幕,豬哥亮不僅深切地影響台灣日常庶民的娛樂生活,也以極具草根鄉土味的賀歲片創造後新電影時期的另類光影。是以,在系譜學意義上,我們將探索這些明星附屬的文化產製物和政治歷史、經濟發展史之間的關係。 本文認為,豬哥亮的明星形象在後冷戰時期,隨著台灣的經濟起落,成為俗民的苦悶解樂之方。同時,在他的即興劇與電影作品,我們可以看到其對於傳統故事題材的重新詮釋以及在地語彙的挪用,呈現了一個與正經八百的官方敘事大相逕庭的幽默、嘲謔傳統。從此,我們得以在喜劇電影史裡上溯與下探,定位這種「低俗喜劇」的叛逃意義,是台灣電影史的獨有特徵。
英文摘要
In the Sinophone context, actors are considered inherently inferior in social status as prostitutes, not to mention comedians for being seemingly unserious and casual. However, we can’t deny that comedians have talents and contribute to art or even social function. This essay will speak for them, who are usually disregarded in academic research, and discover the sociocultural context intertwine with their autobiography. For seeking the local meaning, I specified in a Taiwanese comedian, Ti Ko-liōng (豬哥亮,1946-2017), through the works his career life such as records, films, advertisements, hosting programs, interviews, and so on, to capture the basic image and feature of the best-known comedian in Taiwan. In the genealogical sense, I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al histor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his performing course. In a tentative conclusion, I found he represents the icon of abreaction from the bad economic boom and local identity.
起訖頁 44-68
關鍵詞 豬哥亮喜劇電影台灣電影史諧星Ti-ko-liāngTaiwan film historyComedy filmComedian
刊名 文化研究季刊  
期數 202206 (178期)
出版單位 文化研究學會
該期刊-上一篇 分心、自由、卡拉OK:《南國再見,南國》與《小武》
該期刊-下一篇 冤魂政治:以香港的社會運動與文學寫作為例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