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討論王童首部執導的「反共電影」《假如我是真的》(1981),如何在空間形式體現現實主義的批判潛能。《假》是王童首部執導的作品,改編自中國同名的話劇劇本,象徵性地突破了冷戰疆界,成為戰後第一部將中國文本合法地搬上銀幕的台灣電影。《假》的改編電影座落於地緣政治急速變動的歷史時刻,無可避免陷入多重張力:由民營的永昇影業生產的「反共電影」似乎在黨國國族神話分崩離析的時刻繼續執行某種反共政宣,但電影為了取得票房和觀眾認同,必須同時協商官方意識型態和商業利益。本文沿著Anna Kornbluh 對於現實主義和馬克思主義電影理論的思考,並借助媒介和文化技術的思考,指出在改編過程中《假》憑藉電影作為空間藝術的媒介特質把原著劇本的社會矛盾主題空間化,本文將場景、建築和社會空間的布置與安排視為電影呈現社會關係的空間形式,由此探究電影所體現的現實主義潛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