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漢朝至清朝帝后諡號為材料,分析兩千多年來帝后諡號風格差異及演變。因語言風格多以著作、文章等為材料,故而本文欲討論命名是否也有風格之變;而諡號亦屬命名範疇,且用法特殊,為死後根據其人生前功過議諡而定;加之帝后諡號有正史記載,比之其他人事物命名較容易追溯來源,是以特別將諡號作討論對象。本文先個別對皇帝、皇后諡號之字數、套語使用等格式分析,觀察兩千年下來帝后諡號之演變;次則專論皇后諡號中嫡庶之別,因古代為一夫一妻多妾制,妻妾嫡庶有所分別,故特別討論后諡如何區別嫡庶;再者將帝后諡號依時代與風格演變,進行分期與分類;最後將帝后諡號作字頻統計,觀察諡字使用情況。藉由以上分析,可知帝后諡號字數歷時彌增,而套語使用多有承襲;以此本文將帝后諡號分三期,帝諡依風格分四類,后諡則分五類;最後字頻分析則各取前五使用頻率最高的諡字,發現其中的「孝」、「文」、「武」、「聖」、「天」,各反映古代政治及文化思想。與此同時,分析結果也呼應本文一開始欲探討命名是否有風格之變,由帝后諡號分析可知語言風格亦可討論人事物的命名,以此擴大語言風格學的應用範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