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中和理論分為「中和舊說」與「中和新說」兩部分。「中和舊說」是體用式的心性關係,綜合了楊時之「心」論與胡宏之「性」論,更側重「性」的超越性,但對於「心」、「性」、「情」的關係未能清晰釐定。「中和新說」由對程頤的重新認識與對前賢的反思構建出四層關係:就「心」與「性」、「情」而言, 既有本體層面的「性是心之體,情是心之用」,也有經驗層面的心體流行不已兼涵性、情;就「性」、「情」之間的關係而言,既有本體層面的「性是情之體,情是性之用」,也有經驗層面的「性未發時,情亦未發」。最終證得:未發之「性」並非超越地隔絕於經驗「心」的實踐活動,而是在經驗層面之「心」的貫通流行中被呈現與證成;「情」則在「心」之用中被「性」所超越地主宰,使得「性」本身與「盡性」工夫不淪空蹈。朱熹對中和理論的構建,還體現了其在佛道突起、儒學式微的現實環境下,從思想史的維度於價值本體與工夫兩方面對治佛學以彰顯儒學的根本價值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