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是一種常見的神經退化疾病,好發於6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主要成因是α突觸核蛋白沈澱於中腦分泌多巴胺的黑質細胞,導致細胞凋亡、多巴胺分泌減少,因而造成包括顫抖、僵硬、動作遲緩等巴金森氏症症狀。目前巴金森氏症主要倚靠多巴胺藥物治療,包括左旋多巴(Levodopa)及多巴胺促效劑(Dopamine agonist)。早期患者用藥治療的效果很好,藥物蜜月期可達5~8年。但隨著治療進入中後期(一般約8到10年),腦部多巴胺細胞更加退化減少,使得左旋多巴的藥效顯著縮短,每天用藥次數大幅增加到4-6次,甚至需要每2至3小時服藥一次,常因為藥效過低而出現想動卻完全動不了的「斷電」狀況,再加上患者體內多巴胺受體(Dopamine receptor)不穩定,患者在藥效增強時常會出現不自主晃動,稱為「異動症」(dyskinesia),因此巴金森氏症雖有藥物可以治療,但中後期的藥效波動劇烈,患者每天生活也隨著藥物濃度劇烈變化,一天當中身體經歷著數次停電、復電的過程,導致很大的障礙與痛苦。深腦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簡稱DBS)就是在巴金森氏症病患遭遇這種藥物治療的困境下,應運而生的一種嶄新的治療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