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關於阿督(Adju)的主題,為研究者在探尋台灣性別平等教育發展過程時,透過不同關鍵字的搜尋慢慢聚焦而成的。阿督一詞始源於排灣族女性友人間的互稱,後來也用於稱呼非主流性別特質與期待的原住民男性或其互稱。然而排灣族部落的性別文化卻隨著台灣政權的交替與外來宗教的進入,似乎衝擊了原先男女平等的繼承制度,並對於多元性別者產生更多的排斥。於是在這樣的脈絡下,本研究試圖透過理解排灣族阿督的處境與認同,並從參與者中對於其自我多元性別認同的敘述中,勾勒出現代「阿督」一詞所可能代表的意涵,並更進一步與臺灣的性別教育產生對話。透過兩位參與者的故事與經驗,研究者發現阿督文化發展出不同於主流男同志社群的論述與認同,並且在看似衝突的傳統部落文化中,兩位參與者亦展現出其共存的策略以及對部落文化的再詮釋。於是,阿督一詞包含著不僅是他們的性別特質與認同,更涵括了阿督對於自身部落文化的記憶與認同。最後,研究者認為臺灣教科書中曾提出用以介紹同志的性別光譜仍有不足之處,而原住民族的部落文化與多元性別議題的交織,亦是臺灣未來性別教育可以發展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