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的「孔子學院」(Confucius Institute或直譯為Confucius´Academy)(以及「孔子學堂」),做為中國軟實力的象徵,已經在全世界產生一定的影響與衝擊。有些國家對「孔子學院」採取正面寬容的態度,將其視為單純文化交流的互通之所,然而有些國家卻暗存戒心,將其視為某種木馬程式,隱藏文化侵略的陰謀詭計。我國政府為了因應「孔子學院」日益茁長的態勢,並企圖掌握對中華文化的詮釋權,目前積極的想以「臺灣書院」的形式來做抗衡。就某種弔詭的意義而言,「孔子學院」,用現代流行的服飾術語來說,是個「混搭」。表面上看來,「孔子學院」兼容東西,是個中西合璧的完美結合。孔子/Confucius將中文、英文、拉丁文混成一體,而學院/Institute/ Academy除了反映中國高等教育制度的日漸西化外,還不自覺的指涉到希臘哲人柏拉圖在Akademeia講學的西方歷史。如此一來,「孔子學院」之名自然沾染了一股幽玄深奧的學術氣息,而學院中人似乎也在中西之間如魚得水,悠然自得。然而,「柏拉圖學院」(Plato´s Academy),正如「亞里士多德學園」(Aristotle´s Lyceum),是兩位哲人親自授課講學之所,「孔子學院」顯然並非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