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母語者的使用者來說,「那個」一詞在談話的比例中出現的頻率相當高,有時有著實質的意義及作用,然而對有些人或是某些場合來說,「那個」一詞還具有許多其他的作用,譬如:發語詞、找不到適當的詞來形容或是說明、腦中突然想不起來的事物……等等,而這樣的情形在學習漢語的學生中是否也如此普遍或是具有這樣特殊的功能?而「那個」在這些情形的使用下是否與某些學習的現象有關?這是本篇所欲探討的問題。本篇以三位日本籍的中文學習者作為觀察對象,從取得的語料中分析「那個」一詞的使用情形,若與字典相符合的則歸為正確一類,並在正確的使用情形下分析所使用的頻率。若不能歸於字典的用法中,本篇不就語用的方面來討論,而將之歸於錯誤類。本文歸納出學生對於「那個」一詞的認知,僅止於指稱距離遙遠的事物(指示詞,對於強調區別或是強調描寫的功能則完全沒有印象。使用錯誤的情形則可歸納成四類:(1)限定用法的使用錯誤(2)補償策略中迂迴表達方式的使用(3)量詞跟後接名詞的關係尚未完全掌握(4)用「那個」來替代說不出來的詞語,希望得到回饋。本篇希望藉著歸納學習者「那個」一詞的使用的情形,而對教學上有所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