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母語負遷移的影響,形成語音僵化現象的學習者不在少數,即使已學中文多年,仍舊存在語音缺陷。雖然很多情況下與之對話的人聽得懂,溝通上也不太會有障礙,但若學生僅滿足於此,距離目標語就永遠有段差距。本研究旨在探討母語的負遷移具體體現在語音上所帶來的影響,及幫助學生克服語音僵化現象。本研究以高級華語程度之印尼生、俄羅斯生及韓國生為對象,經過三次語音追蹤,針對每次的訪談、測驗進行糾錯、分析,及運用對比分析的方式,了解印尼語、俄語、韓語與漢語在聲母、韻母及聲調上的差異,找出其學習華語時語音上出現的難點和原因,以思考教學策略,進行校正訓練。研究結果發現,對於母語缺乏的音素,語音出現偏誤率較高,反之則驟降:以印尼籍人士為例,因印尼語並沒像漢語如此細分舌尖前音、舌面音與舌尖後音,造成學生發不好[tʂ]、[tʂʹ]、[ʂ]等音;以韓籍人士為例,因韓語裡缺乏[r]的音,所學生常以[l]替代;另因俄語裡有類似[ʂ]卻不同的音,故俄籍學生常直接套用反而導致發音奇怪。因此,教師面對語音僵化的學生時,可稍加了解其母語語音,試著對比分析,增強學生辨音的能力,使之從根本上減少僵化錯誤的數量,朝目標語語音更進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