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學者發現新的共生形式──魚鰓中的細菌可將有害的氨轉換為無害的氮氣。魚類體內分解蛋白質時會產生大量的代謝廢物:氨,過量的氨除了會汙染水質,甚至可能導致魚類死亡。微生物學家表示,如同人類透過尿液中的尿素代謝,魚類則透過鰓排出體內的氨,因此想研究魚體氮循環與共生菌的關係,魚鰓為首要目標。實驗結果證實斑馬魚和鯉魚的鰓內充滿了微生物,甚至在取下魚鰓後,還有氮氣持續產生,顯示鰓內細菌仍具有活性。此外,研究也針對鰓內共生菌對於氨的消耗量進行魚類飼養實驗,結果顯示,在不固定餵食的魚群,其飼料中有31%的氮會轉換成有害的氨存留在水中;而連續且固定餵食的魚群則僅殘留18%的氨,其餘皆轉換成無害的氮氣逸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