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旨在對當代新儒學的發展做一路線的總省察,並提出一後新儒學的發展可能向度。從「牟宗三」到「熊十力」標示著由「兩層存有論」回到「体用一如論」,這意在「驗諸倫常日用,重溯生命之源」。進而再由「熊十力」歸返「王船山」,這標示著由「體用一如論」再轉而為「乾坤並建論」,其意在「開啟天地造化之幾,落實歷史社會總體」。筆者以為經由這樣的回溯過程,將可以有一新格局之締造。筆者近年即依此路徑而提出「存有三態論」:存有的根源、存有的彰顯與存有的執定。依此存有三態論,筆者進一步對於當代新儒學所強調「內聖」開出「外王」做一深度反省,指出當今之儒學當立足於「公民社會」,再回溯生命之源做一身心之安頓。這可以說是一「由外王而內聖」的逆轉性思考,這一逆轉將使得「社會正義」優先於「心性修養」,而我們亦可以因之而成就一嶄新的「社會存有論」。再者,這樣的社會存有論與存有三態論是合匯一體的,這是由熊十力的哲學轉折到王船山哲學向度,它特別著重於是歷史社會總體的物質性與精神性,此中隱含著「兩端而一致」的辯證關聯。「存有三態論」與「社會存有論」的合匯同參,將可以免除以心控身的弊病,可以免除主體主義的限制;而真切地正視身心一如、乾坤並建,重視歷史社會總體,建構一以「社會正義」為核心的儒學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