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戴禮記•禮運》篇首大同章一向受到學者重視,但是常被孤立地探討,並常被懷疑非孔子之言,亦非儒家思想,本文除將對此現象略作澄清,另主張「大同」與「小康」須當做一整體來看待,且配合〈禮運〉全文去掌握其思想。本文共五段,第一段先舉證說明大同,小康係明確地表達儒家思想,且應為孔子思想所涵,與〈禮運〉全文合為一有機體。其次說明話題的由來,係因孔子概歎魯君僭用天子的兩觀,乃引發對二帝、三王時期,大同、小康之世的嚮往,立志要實現此理想治世。第二段對大同、小康的思想內容加以分析、比較,說明二者相為表裏,互有抑揚,強調小康是達致大同的唯一途徑,又引用王船山、唐君毅二先生的見解作為參證。第三段說明小康之世以禮治國,端在承天之道、治人之情。而教化人民的諸禮儀中,以祭禮最為重要,在致敬鬼神時,得以澈通生死幽明的限隔。第四段說明三代禮儀迭有因革,背後則始終有禮意貫串其間,此則仁心義質,良心善性。由是溯禮之源於大同之世,從此「禮」即運行於歷史之中,與文明俱在。第五段則對全文論述作一總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