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同一」(personal identity)是西方哲學的核心課題,也是人生中最貼身的問題。此問題關切一個人在跨時間上如何得以是同一個人,試想:一個小嬰孩在二十年後長大成人,身上的細胞血液不知換過幾輪,長相體格在這過程也有許多變化,我們如何決定他們是否是同一個人?在變化當中有何不變的東西可作為同一性的判準?這個哲學問題在西方哲學史裏淵遠流長,但真正得到重視始自洛克(John Locke)。在當代英美分析哲學界,則在帕菲特(Derek Parfit)的系統性處理後,成為心靈哲學與應用倫理學的核心議題。但證諸主流文獻,其主要工作不外乎找尋一個完善的必要與充分條件,作為跨時間人格同一性的判準。而此工作往往流於無止境地藉由提出各式各樣的思想實驗,來推進或反駁某判準,最終淪於高度技術性與形式性的爭辯,而使此具深度與切身關聯性的議題喪失其應有的意義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