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工研院將現今預兆診斷的維護觀念演進,分為4階段:(1)消耗毀損(Run to failure),避免像過去製造業可能因為一顆微小軸承故障,就更換整部馬達的成本過高;(2)定時更換(Time-based Maintenance),雖然改為達到預定運轉時數即更換,也可能造成過度保養;(3)預防保養(Preventive Maintenance);(4)智慧維護(Predictive/Condition Based Maintenance),第3、4階段則可讓使用者到了設備該更換時間便提前示警,省下不必要成本。其發展趨勢則依序為感知、處理、推論、診斷、預知,以及後續的控制、後勤、管理,最終能達成零停機損失。所衍生的效益包含:提高可用率、提升運轉效能,以降低維護成本;降低週期性檢查次數與損失,避免重大災害與損失;從而善用保固期,降低保險費用。尤其是像預兆診斷過去在推廣時遭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因為基礎迴轉機械毀損的機率不高,難免被質疑成本過高或準確度不佳,所以除了將感測器安裝於機械上,亦將診斷改為需求較普遍的預測維護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