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孝經・聖治章》中「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二句為主軸,討論明朝大禮議與更定祀典的背后意義。綜親史書,不難發現各朝在詳議禮制時,或多爭議,進而觀各方之說,立意雖以合禮為宗,但諸說各執其理,莫衷一是。特別是此二句直接影響各朝制定祭祀之禮時天·帝之別,以及如何配享等問題,影響深遠,故先以《孝經·聖治章》此二句之內容討論,配合《禮記》及史書中相關記載,說明實施之狀況;再簡述明朝嘉端年間更定祀典之沿革,而更定祀典看似是改革明初的祭祀典章,其實與大禮議密不可分,因此先扼要敘述大禮議始末,再說明更定祀典中配享、廟制的改革。最後連結《孝經》配享、嚴父之義與更定祀典的諸多改革,表面上是明世宗生父名號之爭、緊祀典章之議,實則牽涉繼位合法性的問題。以此帶出「昔者周公郊祀后櫻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的「尊發其父」之義,與政權、巒位合法性密切相關,並揭露世宗藉由追尊生父,建立虛擬的睿宗帝系,目的在保全人倫親情,同時也維護自身的戀位合法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