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疾病是全球5歲以下幼童的第二大死因。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年約有1.7億幼童遭到感染,其中有超過52萬名5歲以下孩童因此死亡。腹瀉通常是腸胃道感染的症狀之一,可由細菌、病毒等病原體所引起。常經由遭污染的食物或飲用水傳染,或透過人與人之間直接或間接接觸而傳播。現行我國腹瀉群聚例行性檢驗項目包含2種病毒性病原以及7種細菌性病原。當大型腹瀉群聚案件於例行性檢驗未檢出病原時,常造成防疫困擾。本研究針對2018年113件在例行檢驗中未檢出致病原的群聚,隨機挑選29件群聚共161件檢體進行進一步檢測。結果在124件非例行性檢測陽性的檢體中,有93件(75%)檢出細菌性病原,其中又以致病性大腸桿菌群為最多。地區分布以南部縣市為最多,此外腹瀉病毒感染者的平均年齡較低,相較於陰性個案在統計學上有顯著性差異。透過非例行性檢測,可協助釐清突發或大型群聚的致病原,提供地方政府衛生局及疾病管制署檢疫單位擬定防疫作為參考,提升民眾對食安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