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亞傳入中國、臺灣的甘蔗,在清領時期(1684~1895)成為臺灣的重要經濟作物之一,但日治之後,卻因「糖業獎勵制度」的實施,蒙上「第一憨,種甘蔗予會社磅」的陰影。臺灣社會的傳統知識分子,面對甘蔗引起的軒然大波,也透過其重要發聲管道──傳統漢詩進行書寫。就筆者所見,日治時期(1895~1945)提及「甘蔗」之臺灣傳統漢詩共七十九首,筆者依其內容,分為酬答詩、風景詩、農作詩及其他四種,試圖以此窺探當時文人對「甘蔗」的運用。透過本文的研究成果,筆者認為,臺灣傳統知識分子在日治時期提及甘蔗的漢詩,以酬答詩居多,可作為當時詩社蓬勃發展、詩人群體關係的體現;風景詩可以反映出日治時期臺灣種植甘蔗的景象;農作詩則可看出不同詩社對於統治者採取的態度異同;其他類的詩作兼有詠懷、詠史,可以看出詩人將甘蔗典故廣泛運用。但由於酬答詩侷限在互相祝賀、唱和與擊缽等層面,且過度運用「啖蔗」、「倒啖」及「蔗境」的典故,或多或少降低漢詩自身的文學價值,在社會現實的關懷與農村種植甘蔗景象等方面則較少關注,遂成為日治時期傳統詩受到詬病的因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