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約698-757)是盛唐傑出的詩人,歷代文論多稱頌為「聖手」,作品則喻為「神品」。今日能見王昌齡的作品,有詩作約210篇(含補遺),還有很能代表盛唐詩學的《詩格》,二者構成王昌齡詩歌成就之雙璧,他可以說是一位兼具理論和創作背景的文人。王昌齡的詩論具唐代規範詩學的特色,是一本教人「怎麼說」的教本,而他的詩也能和他的理論綰合,可以說他的詩實踐了他的理論。但是不管作詩、讀詩、論詩,當中的「詩心」,很難只做理性思維的探討。本文企由另一種角度,借巴舍拉《空間詩學》、《夢想的詩學》部份理論,從「怎麼看」的角度,析王昌齡的詩,再映照王昌齡的詩論。探究詩人、讀者背後幽微的、具深度的「心領神會」過程。拙論雖粗疏附會,越界冒險,仍企藉西方詩學理論之一二,在眾多有關王昌齡的研究上略助研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