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市場上推出的各種裝置,很多都強調應用仿生晶片(bionic)的技術,這使得裝置更貼近人體或自然生活的動態。所謂仿生晶片主要有兩大功能,一是生物辨識,一是機器學習,例如手機利用人臉辨識、指紋辨識來確保認證的使用者;而Siri或Google語音助理,除了語音辨識執行功能外,也能做自然語言的學習與對話,彷彿是親切陪伴在身邊的女秘書。所以,隨著積體電路運算資源的擴增與設計工藝的精進,開發仿生晶片已成為新科技的指標。顧名思義仿生就是模仿生物或生命的運作模式,既然現在晶片的運算資源這麼多,甚至一顆SoC就可以隨意嵌入在任何裝置中來協同運作,那當然要讓機器設備越來越適應人們的感官介面,而不是要人們去配合機器的設定或慣性。以Apple開發的A13仿生晶片為例,它採用台積電7奈米製程,設計為64位元的系統單晶片,有2+4個CPU核心,85億個電晶體邏輯閘,包括有機器學習加速器、GPU、神經網絡等運算功能,所以一支iPhone在手,幾乎就會是你身體的延伸、生命的觸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