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擔任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及《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總編輯,對我來說,就是覺得任重道遠,好像沒有因為是重操舊業,便覺得較為輕鬆愉快。回想當初,在27期出刊時我寫過一篇名為〈一個新的里程碑〉的總編輯序,當時就是《兩性平等教育季刊》正式開始改名為《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的時候,當時我為文感嘆這一段更名的路程走得真遠,醞釀的時期也真夠久,在該文之中我也提到:「觀念的改變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今看來,這個感嘆似乎仍然存在。觀念的改變是最基本的工作,卻不是一件容易完成的事。從去年(2011)開始,台灣社會明顯出現一股反挫的力量,極力主張只有「兩性」,沒有所謂的「多元性別」;發此論者認為男女兩性之性別可以涵蓋一切,無須費心去論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多元性別特質、多元性別認同、多元性取向等「不正常」的性別主體與經驗。殊不知若看不見多元性別主體的存在,尊重差異的口號其實就是空談的夸夸之言。我甚至還聽過有人說:「我們當然要尊重每一個人,只是在教學時千萬不要提到『同志』」。這樣的言論背後所蘊藏的虛假偽善,叫人心寒。所以,光是從兩性到(多元)性別,我們就努力了好久,而且至今還不能稍有停歇倦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