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很努力想,前前後後加起來也讀了快二十年的書,到底讀過的東西有哪一些還在我腦子裡常會用到?在當上老師之後,我也換個角度,把這個問題放到我和學生之間:當學生長大後,到底有多少我教過的東西,會存在他們的腦海中常常想起?老實說,我現在的英文、數學程度可能遠不及現在的高中生,但不是我當時沒有好好地學,而是那些學習內容和我的生活脫節太深,但對於學校生活我還記得些什麼呢?我記得國小同學說我「娘」的時候導師冷眼旁觀,我記得大學時在圖書館裡冒著汗從書架上偷偷拿起一本很少人會去翻的書。這些場景扎扎實實地存進了我的生命裡,也常常在看著學生互動時,被喚起腦海中的記憶。回到現在,這學期很幸運地在學校的安排下,我每週有兩堂課的時間,可以帶著一群有興趣的高中女生在課堂上探討各種性別議題,從「Gender」的基本概念開始,配合著一些課堂活動來談性別刻板印象、性別氣質、性別認同、性傾向等基本概念,再讓這些概念與個人的情感、學校、家庭、生涯等面向做連結,最後以學生自行設計的小組作業「性別平等行動家」作為結束,期待讓同學們可以在知識上、經驗上與行動上都有所思考與展現。記得剛開學在招募學生時,由於是選修課,本來有一班因人數太少開不成,但後來有心修課的同學四處奔走,又拉了幾位同學進來才得以順利成班,這讓我深深體會到孩子們對於想要了解的東西是如此具有動能,也感受到性別議題對這時候的她們來說是多麼地渴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