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Y今天走進來敘說著他的母親如何反對他與X的交往,要他多考慮自己的前途,為自己的未來著想。但Y認為自己已經與X在一起這麼久,彼此很有默契,雖然畢業後一切都很難說,但兩人的生活、情感都已經結合在一起了,要分開真的很困難,但又不知要怎麼讓母親明白,才不會一直與母親有激烈的衝突?」看完上述的案例,你腦海中浮現的X、Y是什麼性別、什麼年齡?為什麼你會如此判斷?你會因為個案Y的性別是男性或女性而有不同的建議或處理策略嗎?你想像的X與Y是異性戀情或同志戀情呢?不同的性別或相同性別的情感,對一個諮商師而言會有什麼不同?閱讀過程的假設代表什麼意涵呢?其實性別的議題在諮商或心理治療的領域中一直是核心的議題,只是之前一直是隱身不見。回顧一下工作的單位、志願的個案中,男性或女性較多?在諮商或心理治療的理論中,佛洛伊德(Freud)的心理分析理論中指出男性的閹割焦慮及女性的陰莖欽羨,種種的現象或不同的理論,其實都反映出在輔導、諮商及心理治療領域中「性別化」的現象。然而,在學習的過程中,到底有多少機會被提醒應注意此現象的影響,以及對此現象的不敏感對於諮商及治療可能產生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