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專題,心中著實有些犯難,從小到大做過那麼多測驗,考過那麼多試,腦袋裡專注的永遠是答案、對錯、分數及時間,政治正確或性別意識都萌發於久遠以後的現在;可是現在卻記不得那些題目。還記得的是我也唸過「爸爸早起看書報,媽媽早起忙打掃」,然後好像是小學一年級的考試,考過連連看,問媽媽會做哪些家事,這大概是最明顯的性別刻板印象吧?會記得的原因不是因為性別偏見,而是媽媽問我為什麼說她不會縫扣子,當時的我們都沒想過為什麼題目問的是媽媽而不是爸爸。十多年後當我也做老師,我們學會公平地詢問家人的家事分工,雖然做家事似乎仍是女人的事,但至少在學校測驗裡我們不再偷渡這個刻板印象。我過去的經驗體現了出題者的性別觀念如何展現在題目上,而作答的我們又多麼渾然不覺地接受這些想法,如同陳主任在月考考卷裡所看到的;而評鑑的另一層意義,是作答者在答案中表現的性別觀念,例如我當年一點都沒想到為什麼只問媽媽會做什麼家事而不問爸爸,也如同曾主任在作文裡看到的,學生不自覺流露的性別成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