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初,哈佛大學校長Lawrence Summers發出驚人之語。他認為,高階科學中女性人數偏少的原因,除了社會化與歧視的因素之外,更可能是由於男女兩性「天生固有」(intrinsic)的性向差異。時間再往前推,2002年當我在收集訪談資料時,台灣某頂尖大學物理系一位資深且和藹的男教授,以非常誠懇的語氣告訴我,他相信物理抽象層次越高,能勝任的女性就越少,這是由於男女天生腦結構差異造成。我感到非常驚訝,都二十一世紀了,這兩位身居太平洋兩岸不同國家的科學教授,為何都同樣優先採用生物因素來解釋女性科學家偏少的現象呢?他們的言論,也都反應「男生比女生更適合科學」的思考,而數理空間能力,又被視為是從事科學的重要能力。到底,「男生的數理空間能力比女生優秀」這樣的觀念,是從哪裡來的?為何會流傳如此久?如此遠?甚至「男性擅長右腦,女性擅長左腦」這樣的「兩性差異」,真的存在嗎? |